健康“守门人”是中小学校内关键角色
当前,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,视力不良、超重、肥胖、龋齿以及心理卫生等问题日益突出,很多儿童及青少年都处于“亚健康”状态。
面对这一现状,中小学生在学校中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,这就需要校医(保健教师)发挥作用。但现实情况是,我国中小学校医数量严重不足,多数校医缺少临床医学教育背景,专业水平亟待提高。
中小学每600人需配一名卫生人员,多数学校未达到要求
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,其体质健康状况是民族生命力的象征,促进青少年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性环节。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,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健康意识等,都需要通过学校健康教育来促进。在健康教育的不断熏陶下,有效限制、干预和消除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因素,才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。
面对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问题,学校的健康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。而中小学校医,正是承担学生健康教育这一任务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基本队伍。
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》中规定,中小学每600人需配一名卫生人员,但研究发现,多数中小学校医数量未达到要求,且存在从事校医工作的年限较短、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、岗位职责不明确等问题。从赵海、段佳丽、滕立新等人开展的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发现,中小学生数量与校医的人数配备比例为1384:1。
调查结果发现,有76.1%的校医年龄多数在30岁到49岁之间,有41.0%的校医从事学校卫生工作不超过5年。校医专业背景大多为教育类,其次才是临床医学。从学历和职称方面看,本科以上学历者占61%;职称也大多是中级和初级,高级职称基本没有。加之学校相关部门领导不够重视,校医的岗位任务长期被限于为学生进行健康体检、处理日常病伤方面,没有适当扩展。中小学校医未达到要求,不能为在校学生提供完善的卫生健康服务。
超八成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,校医工作能力待提升
中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加速时期,但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,健康意识淡薄,对卫生与健康知识了解甚少。而且不少小学没有专业的校医,一般由语数教师兼任,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,健康意识不够强,导致学生健康意识缺乏。
需要强调的是,培养健康意识是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,这就需要发挥校医的作用,积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,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,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确保学生身心健康,是中小学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。同时,学校是季节性传染病高发和易发场所,据徐勇、颜博秋等人的研究报道,我国70%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,80%以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。建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联系网络,尽早发现学校传染病疫情,为控制疫情争取更多的时间,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,校医责无旁贷。因此,为保障学校广大师生的健康,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,必须重视校医的传染病防控能力。
笔者认为,学校卫生工作应坚持“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”,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,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体质健康。中小学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,担负对全校师生的预防保健任务,承担着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、学生的健康教育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、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,加强对学生传染病、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。卫生与教育行政部门应通力合作,加强对校医队伍的管理,稳定校医队伍,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,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。
校医室最初的功能定位为预防保健,当下应升级为对健康的全方位维护
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对校医开展培训,从而提升其工作能力,笔者日前开展了“北京市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研究”,在胜任力指标五项一级指标,包括专业知识、基本医疗服务能力、基本预防保健能力、人文执业能力、职业精神与素养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。研究结果显示,北京市中小学校医胜任力水平总体较好,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尤其是专业知识和医疗服务能力方面。
无论从事何种职业,相关专业知识都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。作为学校师生健康的维护者,校医应具备医学基础知识、预防医学知识、健康教育知识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。校医的服务人群是全校师生,尤其是中小学生,出现意外伤害的情况不可避免,因此要求校医同时具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,包括能够识别常见病、多发病,并进行初步诊断;能够对晕厥、休克、浑身抽搐等急症进行急救;能够对擦伤、刺伤、切割伤及挫伤等意外伤害进行处理;能够对学生体育活动损伤进行处理,如骨折、韧带扭伤等。然而,多数校医对急症急救知识普遍缺乏,究其原因,可能与中小学校医室最初的功能定位有关。过去,中小学校医室定位为预防保健,对于医疗服务能力要求较低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学校卫生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xxwszz.cn/zonghexinwen/2020/1015/374.html